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零九章:报仇雪恨 (第4/4页)
被翻出来重新议功,最后给了石昆山游击将军实授,驻地南阳。 这有可能是崇祯良心发现,认为唐王一家子死绝了,只剩下他一个,唐王已经是三四十岁的人如今连子嗣都没有,想来他连继承人都没有应该不会利令智昏到觊觎皇位。 为了给予唐王一些心里安慰,崇祯同意他参与领兵为家人报仇的请求,给了他保举的石昆山游击将军实授。 唐王迫不及待要为家人报仇雪恨,赵坤、顾准等等将领也要火速赶回驻防地。 “红旗军”好不容易把根据地建设起来,眼看着不仅仅能够做到粮食自给自足还能够有余粮出售,辖区的老百姓人心安定,要是被流寇祸害一次,损失不可限量。 唐王、“红旗军”、天雄军合兵一处往河南开拔,行军速度达到了一天一百里,走了七八天准备渡过黄河之时接到了皇帝的任命、封赏圣旨。 流寇祸害了藩王和几位郡王的事实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大明王爷同仇敌忾。 彰德府的潞王派遣宦官带领五百青壮年给唐王送来了八百石粮食和一万两“四方钱庄”的银票。 为了彰显胸中无私,潞王给唐王的信件没有封口,内容很简单,对唐王的遭遇很是同情,支持钱粮和五百人协助唐王寻流寇报仇雪恨。 五百青壮年一小部分是潞王府的卫队,一大半是大前年“红旗军”训练过的乡勇,战斗力跟流寇相比应该不逊色。实在闲得疼的明末汉之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