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零九章:报仇雪恨 (第3/4页)
心乱如麻的崇祯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局面显得力不从心,何如宠奏对听在耳中只觉得不对味,这个老臣简直是在质问他厚此薄彼。 也难怪,“红旗军”其他将佐或许何如宠不熟悉,但是他亲自带领几个家丁考察了“红旗军”在南直隶中都、河南的安民成果,跟谷如山这个年轻将军长谈多次有一定的了解。 何如宠亲眼瞧见在谷如山带领下,霍邱县、颍州最少活民二十万。 他认为大明就缺如谷如山这样充满朝气,不贪腐、上马能打仗、下马能安民的将领,对于皇帝不给立下赫赫战功的谷如山实授官职颇有微词。 也是由于黄汉多次挑战皇权获得皇帝退让,使得刚愎自用的崇祯略微懂得了“妥协是一种最高的政治智慧”,不是如同历史上那么倔强。 河南剿寇需要精兵猛将,“红旗军”那彪偏师无疑会成为主要力量,崇祯又是被逼得妥协,同意了内阁议定的封赏即刻下旨。 赵坤加左都督衔领援剿总兵官实授驻地荆州,顾准加都督同知衔领当上了副将驻地夔州,谷如山实授参将驻地颍州,裴元武也是实授参将驻地安庆,其余将佐也都升官一两级不等。 这样的封赏意味着朝廷把“红旗军”已经造成事实的驻军地正名,赵坤等等管理、考核辖区的卫所军名正言顺,也应该能够得到朝廷下发的军饷。 唐王在“黄河大捷”后立刻写了奏疏保举石昆山担任南阳参将被皇帝留中,这一次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