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召唤猛将_四百一十 国色天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百一十 国色天香 (第2/5页)

低一级的“公士”爵位依次向上。第二级为上造,第三级为簪袅,四级为不更……这些级别让刘辩颇感头痛,也不知道商鞅是怎么取得名字?

    四级向上又分别是大夫、官大夫、公大夫……等等杂七杂八的名号。一直到第十九级才是为后人所熟知的关内侯,最高二十等级的就是彻侯。后来彻侯又分别发展为有食邑封地的三等彻侯,分别是亭侯、乡侯、县侯。汉循旧制,一直传承到现在。

    一开始,这些爵位是赏赐有军功的将士。证据就是敌人的首级。每斩首“甲士”一人,便可以获得最低的“公士”爵位,获得赏赐住宅一座,良田一顷,仆人一名。斩首越多,获得的爵位越高。

    这也是战场上将士们总是喜欢把死去的敌人枭首的原因,对于他们来说,敌人的首级就是军功,就是豪宅,就是良田。就是仆从,就是爵位!要问驰骋沙场的将士们最喜欢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敌人的首级!

    随着社会的发展,太平年代没有这么多仗打;也有许多文人墨客、世家大族在其他方面,譬如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这些爵位便慢慢的开始向一些文人及世家授封。

    “这二十级的爵位太乱了,而且从商鞅年代沿用到现在,大汉帝国历朝历代负责吏治的官员真是够懒的,必须改革!打上朕的印记。这样才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刘辩端坐在太极殿上,暗自打定了主意。

    大笔一挥,传诏改革二十等爵位,削减为十等爵位。免得太繁琐,上下两级没有什么差距,难以形成森严的感觉。从最低级的公士开始,向上依次是不更、庶长、士大夫、公大夫,再向上便是男爵、子爵、伯爵、侯爵、公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