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88.暴风雨下的梦想与杀 (第5/8页)
六和弦开始。 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属六和弦? 后世数不清的音乐史学家都对暴风雨第一乐章开篇的属六和弦进行了各种解读。 众说纷纭。 或许从这里可以得到一些应证,这首作品的确如同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一样,值得被深入研究讨论。 然而百分之九十九的演奏者或许都没有读过莎士比亚的暴风雨。 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实地的在钢琴上去演绎这部作品。 任何一项钢琴比赛都不会考察选手如何写一篇关于作品的小作文。 如果说练习曲考察的是选手的手指基本功,那么奏鸣曲考察的就是选手对于一部多乐章结构缜密的钢琴作品会有怎样的驾驭以及诠释能力。 奏鸣曲式的结构展开可以粗略的依次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也就是当一个演奏者从弹响一部奏鸣曲的第一乐章的第一个音开始,这个庞大而复杂的解密游戏便开始。 无外乎场合,音乐会上,琴房里,或比赛的舞台。 - 艰深的起句属六和弦演奏连接第二小节的自由延音记号,音乐的速度可见的从广板走向快板。 力度也在逐渐加强。 李安的双手谨慎起来。 连续下行的极进音程在他扎实的指尖下交替出现,达到第六小节时,他骤然一停。 音乐立刻呈现出一种躁动不安的形象。 音乐再起,突强转弱,快板转为柔板,并在d小调的属和弦结束。 此刻,音乐形象再变,从躁动不安渐渐平复,然后凝聚起好奇和期待。 短短的六小节,贝大爷就把三种不同情绪的速度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