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汉中祖_第三十八章绕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绕后 (第4/4页)

接进取洛阳。

    如果局势在魏的话,潼关守将坚守不出,曹魏又援军进逼,大汉很可能会因为退路的问题,走水路撤回关中,或重新北上从蒲坂渡过河。可以说王平的计策确实不错,颇是精妙,奇正结合。

    刘禅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问道:“上丞相是何意见?”

    王平摇了摇头,说道:“上丞相认为平之策虽妙,但是汉吴有中分天下之盟限制,难以东出。而且即使能逼迫曹叡迁都,但是因河东在侧,时而进袭,即便大汉有潼关,想要攻取河东,所费时日亦是巨大。”

    “是故上丞相以为,不如我军此次直接进取河东。依仗河东之民,取其粮草,北克太原,东取上党二郡,可进占三晋之地。曹魏失守河东,粮草需从河北千里转运,则我军有粮道之利,可蚕食并州。届时潼关食之无味,曹魏自撤其兵,潼关不足为患。”

    大汉与东吴有中分天下之盟,函谷关以西属于大汉,以东属于东吴。如果实行这个即可,那么大汉攻占了弘农,又进逼洛阳,恐有违背中分之盟,不好向盟友孙权交代。

    不过中分之盟仅是次要的,诸葛亮主要认为的是王平的方案不过是为了方便攻取河东,以大汉如今的优势,不如直接进攻河东。一旦攻占了河东,曹魏也就难以坚守潼关,自然会落入大汉手中。

    可以说诸葛亮的想法很明确,东讨河东,进占三晋之地。

    “上丞相有如此之言,东讨之事应有对策,或许是上丞相一时难定。子均勤练兵马,整军备战即可”刘禅猜测道。

    “诺!”周府的三国:汉中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