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汉中祖_第三十八章绕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绕后 (第3/4页)

都没想到,兵仙韩信还有“木罂渡军”这一招,令人惊叹不已。

    穿过城门,刘禅思量问道:“子均可有所得乎?”

    王平微皱眉头,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河东难克,不如转攻潼关。我军向西渡过大河,不取河东,转而南下,于风陵渡渡过大河,抵达潼关身后,与留守关中大军前后夹攻潼关。”

    “此战我军攻克潼关,就可直击洛阳。曹叡见我军至此,必然惶恐,将舍弃洛阳,从而迁都邺城。而我大汉手握潼关,进取弘农,又有风陵渡。日后可从两面包夹河东,缓缓蚕食河东,或与魏军大战一场。”

    王平的想法险中带稳,稳中带险。河东有潼关在侧翼掩护,只有西面专心抵御大汉进攻即可。因此王平的想法是先剪除西侧的潼关,进逼曹叡迁都洛阳,攻占弘农郡。

    一旦大汉攻占潼关或弘农,那么大汉进攻河东的选择方向变多,曹魏的防守力量也就薄弱了。从而效彷大汉进攻关中一样,缓缓蚕食河东诸城,在河东与曹魏展开决战。

    这是王平在战略上稳重的地方,其中的险在于实现这个战略上的战术上。

    大军向西渡河蒲津渡,虚晃一枪,不攻河东,而是沿着中条山通道南下,从风陵渡再次渡过黄河,绕到潼关身后,截断潼关的后路,攻取弘农,进逼洛阳。

    而险就险在大汉需要留兵于河东,守住司马懿缓过神来的进攻,保障大汉的侧翼。在东面,打败或能守住支援的曹魏军队。如果有孙权在南侧发起进攻,曹魏大军不一定能够及时救援。如果幸运的话,潼关直接投降,没有坚守,大汉可以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