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汉中祖_季汉巴人与荆北士人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季汉巴人与荆北士人表 (第3/4页)

优秀将领来源,应该纳入荆州派系当中。让由荆人治理巴地,或是主要负责人管理巴地。

    荆楚与巴地关系紧密,有人文渊源,如有言:“巴人半楚”。

    至于深论巴人与楚人之间的少数民族联系,我在小说也有谈及过,在这就不多谈。在这仅举例说明,如楚国民歌:“下里巴人”或可验证此说法。

    巴人在蜀汉之中的待遇的话,应该可以说是甚高。

    如:平安三侯之中,马忠(巴西人)、邓芝(南阳人)、王平(巴西人)有二人出自巴地,可见蜀汉对巴人的重用。

    东汉以来实行权归台阁的措施,故尚书台成为核心行政机关。

    蜀汉历任尚书令之中,法正、诸葛亮、李严、蒋琬、费祎、董允、吕乂、陈祗等人,基本只有荆州士人担任。

    而马忠可以说是唯一一个平尚书事的益州人士,其举主为阎芝。

    王平的话,其输在不识字上。不过其待遇甚好,受封安汉侯,顾名思义‘安定汉室’,便可知其地位如何。

    如果要把蜀汉内部强行划分派系的话,我个人认为倒不如将巴人归入荆州派系队列当中。毕竟巴、蜀只不过是因为行政关系划分到一起,如果把他们强行混为一谈很是勉强。

    《华阳国志》的作者,成都人(蜀人)常璩其评价很是诡异。“马德信、王子均、句孝兴、张伯岐建功立事,刘二主之世,称美荆楚。”

    作为巴人的马忠、王平、句扶、张嶷在蜀人常璩眼中居然是‘称美荆楚’,而非‘称美巴蜀’,倒是有把这四人踢出益州籍贯的意思,其间颇是有趣。

    若是现在谈及蜀汉后期人才稀少,不如说是吏治败坏,缺少了对巴地内部的挖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