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季汉巴人与荆北士人表 (第2/4页)
无奈,捧蔓子将军头颅归。楚王唏嘘:“如得此忠臣,又何需几座城池。“遂以上卿之礼葬其头颅;巴举国悲痛,于国都厚葬巴蔓子将军无头之遗体。 以上出自常璩《华阳国志·巴志》 通过以上两者小故事,可见巴人刚烈,拥有独立的意识,这并非不可能。就如今我国行政区域划分而言,亦是有不同倾向的话语,如玩笑话——散装江苏。 PS:巴地本身拥有盐池,虽然不如拥有成都平原的蜀人,但亦是富裕。春秋时,楚人窥视巴人盐池,数次向巴人用兵。 其中就两地人文习惯上来说,益州内部有言:“蜀人出相,巴人出将。” 如:甘宁(巴郡)、王平(巴西)、马忠(巴西)、黄权(巴西)、严颜(巴地)、句扶(巴西)、张嶷(巴西)、程畿(巴西)、阎圃(巴西)等人。 因此蜀汉对巴人的态度不同与蜀人,盖因其重武有关。 首先,蜀汉建国初期,就有表现出如此倾向,如太守任命上可见端倪,任命张飞为巴郡(元老)太守、阎芝(大概率荆州人)为巴西太守。赵云(元老)督江州,费诗(江夏人)为江州都督。 而到诸葛亮时期,或是蒋琬、费祎、刘禅时期,历任江州都督如下:李福(梓潼人(蜀人))、李严(南阳人)、邓芝(南阳人)、李丰(李严子)。 其中唯有李福以非荆州士人身份短暂的担任过江州都督,剩余都是荆州南阳人士。而李福能担任江州都督与其深受刘禅信任,有莫大关系,从他问诸葛亮身后事便可知。 永安守将有陈到(元从)、罗宪(荆州襄阳人)等人。 是故,蜀汉对巴地认知很是清晰,作为益州内部的主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