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24.儒与法 (第1/7页)
624、儒与法 “公达这些时日当对辽州有所了解,可否评述一番?” 刘浩也想听听荀攸对辽东政体的看法,先进的,不代表符合时代,荀攸局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也能给刘浩带来一些参考。 荀攸是个铁憨憨,这是大多数人的看法,或者说是普通人的看法,智商没到一定等级,根本看不出荀攸的聪颖之处,也只有在真正的智者面前,荀攸才不会隐藏。 田丰是有名的智者,刘浩作为辽东扛把子也同样得到荀攸的认可,再加上如今辽东和曹cao之间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荀攸稍加思虑,也没有选择隐藏。 他一句话就直指核心。 “刘使君,辽州之局,或是抛却儒家而转法家?” 荀攸才不过几天,就看出了辽东治理模式与三国本质的不同。 刘浩也没想到荀攸一下就将真正的核心找出,并提了出来,他也挺高兴的,儒法之争,由来已久。 再过几百上千年,儒家一家独大,其他各家成为附庸之后,更难撬动; 三国时期,儒家自从董仲舒该如之后,儒家才得以皇权的肯定,并将之作为朝廷的根本治国思想,持续到现在,也有了四百年。 影响,足以成为主流,但有一点,也必须提出,那就是儒家此时还没有将其他各家消灭融合,作为主干,但各家同样存储于世。 比如,曹cao手下的满宠,就是一个法家的代表,也是三国有名的酷吏; 比如,诸葛亮的岳父大人黄承彦,就是墨家的代表,虽在儒家压制下很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