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三章 何为懂音乐?(4K二合一) (第1/7页)
在听众们或若有所思、或翘首以盼的状态下,台上的洛桑指挥落下了《蝙蝠》序曲的起拍。 热情洋溢的合奏音流,瞬间让整个交响大厅的空气都欢呼雀跃了起来。 “范宁教授真是一位旋律大师啊,只要是他手下的作品,主题永远带着一股具备传世潜质的味道…” “还有,他写的这些‘导赏’,虽然语言通俗易懂,篇幅也很短,但怎么感觉什么都有?” 几位来自音乐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听众,跟着节拍悠闲挥动手掌,欣赏《蝙蝠》序曲过半后他们逐渐意识到,虽然那几段话才两三百个词,但整个乐曲的曲式结构、音乐形象、节奏变幻、主要配器、重要转调、情绪氛围…各种分析讲解无一不包含在内! 很多正襟危坐的绅士淑女们也发现,虽然自己算的上是爱听音乐会的常客,但如果没有这些“导赏”,仍然有很多关键的元素,是自己可能注意不到的。 它们非常有意义,对着它们欣赏音乐,这个逐渐印证的过程也非常有趣! 当《蝙蝠》序曲的四个部分依次再现,音乐在澎拜的序奏主题中提气收句的时候,第一轮热烈的掌声从听众席上爆发出来。 “弦乐组最重要的音准与整齐度已经令人八分满意了,几位木管铜管首席的音色稳定、气息悠长,很好的支撑起了和声色彩与经过句,那位小号首席的表现尤其出彩…” 第一首曲目结束后,很多乐评家或学院派的老师开始遵循职业习惯判断思考起来。 “如果是单看这支乐团,是业余中的较高水准,但若还有洛桑小姐扎实的指挥功底、准确而的术语指示,令人着迷的别样台风,以及范宁先生的‘名曲’创作质量加成…那么,这已经具有了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