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_第33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5节 (第1/6页)

    针对不同的灾害设立不同的部门,有效的在各地进行防控。

    魏晋时期,是自然灾害最多也是最频繁的时期。

    据统计,魏晋南北朝369年间,共爆发各类灾害619次。

    其中,魏晋200年间,遭灾304次,平均一年1.25次,频繁的天灾让这个行政效率本就低下的庙堂吃尽了苦头,民不聊生。

    魏晋时期的防灾赈灾理论,措施和政策,都是对先秦秦汉的继承,既无系统健全的救灾体制和相应法律规定,也没有专门的救灾组织管理机构,就容易出现如今这种各部门扯皮,迟迟无法赈灾的情况。

    地方赈灾的效果几乎完全取决于灾区官员的道德感

    而历史上在这方面有所建树的,就是面前这位jianian臣荀勖,他曾上书要求庙堂设立专门的机构来预防和应对灾害。

    曹髦抚摸着下巴,忽然抬头看向了荀勖。

    “荀公,这监察群臣的事情,您就不要做了。”

    “唯!”

    “今日起,御史台增设有备中丞,您来担任此位,尽快组建部门,收各部的赈灾防备之权,增设相关的律法,通过御史台来联系各地的刺史,进行防灾和赈灾的诸事,属从之官,您可以自己来决定。”

    荀勖惊呆了。

    当初高柔派他前往昭阳殿里看管太后,又派人去罢免其余内臣,结果就是遇到了陛下的迎头一击,他自己也被当成重要从犯被抓了进去。

    好在,皇帝并没有杀害他,还将他从牢狱内带出来,让他负责照看司马昭,随即又是拉拢司马昭的旧部,如今是调查赈灾的情况。

    荀勖死里逃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