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堂博弈 (第1/5页)
“乱臣贼子”这四个字,分量极重。 哪怕蔑视官府,枉顾律法的江湖中人,也不愿背负这条天理不容,背祖弃宗的天大罪名。 江湖中人,尤其是正道人士,最重视名节清誉。如果被打上“乱臣贼子”的烙印,不仅败坏自己的一生,更会殃及子孙后代。千夫所指,万人唾骂,世世代代难以抬起头来做人。 江湖中人对朝廷官府,大都抱着井水不犯河水的鲜明态度。不屑归不屑,但不会轻易招惹,最怕官府给自己扣上一顶“乱臣贼子”的大帽子。 得民心者的天下。有时候,需要民心的不止是朝廷,江湖势力若想长盛不衰,同样需要笼络民心。 比如少林山下的天龙城、武当山下的凤凰城、金剑坞下的静江府、贤王府下的洛阳城……当地百姓受到江湖势力的庇佑,自然会供养他们。 毕竟,再厉害的高手也是有血有rou的人,也有七情六欲,也要穿衣吃饭。 当初,洛天瑾宁死不肯归顺蒙古朝廷,正是缘由如此。 卖国贼虽然可以获得荣华富贵,但流淌在骨子里的汉人血脉,将会被彻底断送。百年之后,又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今夜,宇文修一句“乱臣贼子”,无疑戳中洛天瑾的软肋。尤其是大宋“武林候”的天子招牌,更令他不得不心生顾忌,礼让三分。 江湖人,可以对皇帝不忠、不敬甚至是不屑,但绝不能造反。 忠君思想,与汉人的血脉一样,天生流淌在骨子里。不论你承不承认?皆永远无法摆脱。 “明白了!” 谢玄望着宇文修手中的官印,恍然大悟道:“难怪六大掌门和四大家主会临阵退缩,原来是出于明哲保身。与你作对,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