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盛唐_第三六八节 论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六八节 论功 (第1/5页)

    “第一次大非川之战,有种种原因,但一个重大的原因是将帅不和!”

    当是时,薛仁贵进兵乌海,留郭待封率2万人守护辎重、粮草,令其于大非岭上凭险置栅,构筑工事,使之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前沿阵地。

    不想郭待封自恃名将郭孝恪之后,不服薛仁贵管制,擅自率后队继进,又未能及时与主帅会合。吐蕃军抓住战机,以20余万之众邀击其部,郭待封不能抵敌,辎重、粮草尽失。

    八月,吐蕃军在钦陵指挥下,以40余万大军逼唐军决战。薛仁贵无险可据,更无粮草供应军需,大败,几乎全军覆没,薛仁贵等“与钦陵约和而还”

    此乃第一次大非川之战之时的将帅情况,其实与第二次也颇有相似之处。

    冯小宝的情况比起薛仁贵更是不堪,他太年轻了!

    老薛是一步一个脚印升上来,照样给郭待封看不起,冯小宝,虽说打过一些胜仗,但他的资历和战功比起李谨行差了不少。

    李谨行出身土豪,为靺鞨酋长突地稽之子,突地稽是大唐的左卫大将军、燕州刺史、耆国公。

    冯小宝?

    他小贩出身,与出身豪门的李谨行是一个天一个地。

    他才二十五岁,就算天天打仗也能立多少功?

    而李谨行已经在战场上浸yin许久,仅在高句丽就泡了许多年,功劳极多。

    因此冯小宝与李谨行身份距离之大,还超过了薛仁贵与郭待封之间的距离。

    冯小宝执掌军权时,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