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461节 (第1/6页)
到了之后才发现,这里有点火药味啊! 几个文人正在相互攻讦,作诗做的一个比一个厉害,辞藻华丽,文笔优美。 “这就是你经常说的,文人相轻吧?”王珺还小声的跟温润嘀咕:“我看他们斗出了火气。” “你还知道这个词儿?”温润大吃一惊。 “总听你们说这个词儿,就记住了。”王珺不耻下问:“这是啥意思?文人都这样?看不起别人?” “你可别瞎说。”温润赶紧给他解释了一下。 文人相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典论·论文》之中。 提出这个说法的是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原话是:“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缩短。”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这说的就是文人之中最长有的风气,他们相互轻视。做文章不止有一个题材,绝大多数人并非面面俱到,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原本没什么大不了,问题出在,大家都爱用自己的长处比较对方的短处,然后飘飘然觉得老子天下第一。 班固同傅毅两人文采相当,班固却看不起傅毅,在给弟弟班超写信的时候提到:“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才当上兰台令史的官职,他其实根本就没什么文采,下笔千言,不明所指。” 这个小故事完全能说明读书人的心理状态,大多数人都是敝帚自珍,觉得老子就是被埋没的千里马,可惜没遇到伯乐。 本来是给王珺解说了一下,其他人却跟着听了个正着。 大家都觉得涨了见识,结果也有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