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1章 商品经济繁荣的有些过份? (第3/4页)
这一千两银元打底,建自行车厂的启动资金就有解决了。到了兴城后,通过官衙担保贷款,再贷上两千两银元,车厂就能开始建设。剩下的资金缺口,通过向兴城本地商人募股来解决,应该是问题不大。 目送着新婚丈夫和他的好兄弟,以及跟随自己多年的姐妹乘着轨道车离开车站。小桃红心里不由的生出了不舍和之情,离开的这些人现在可都是她的至亲啊,也不知道他们到了辽东之后,能不能将事业闯出来?给丈夫凑了一千两银元,让他去闯事业,这已经是小桃红能拿出的最大家底了。 尽管她是妥妥的高收入阶层,但终究是一个靠干活挣钱的人,一年下来也就落个几百两银元而已。可她一点不心疼支出去的这笔钱,因为这笔钱是支持自家丈夫干事业的。 当然、让小桃红这么大方的斥巨资还有个原因,哪就是这几年整个京城百姓心里不自觉的有了投资信心。不管是有大钱的人,还是有小钱的人,百姓们都愿意将钱拿出来干事,而不是谨小慎微的捏着现金不放。 像小桃红这样,还算是有大笔现金的人,投资自然是首先考虑置产兴业了。平常的老百姓,手里有点小钱也不会让其无用,买份国债、保本保息,躺着就能有钱挣,不也挺好? 百姓有了投资信心,流入市场的钱就多,无论是实业产业,还是消费市场都进入了一种空前活跃和繁荣的状态。这种状态,甚至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