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汉之魂_第六百二十七章:有口皆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七章:有口皆碑 (第3/4页)

着就会强加于大明,无论愿不愿意都得使用“四方钱庄”发行的金、银、铜币。

    这是必由之路,也是减轻升斗小民的负担,减少火耗带来的资源浪费,使得官吏少了一个盘剥老百姓的途径。

    崇祯八年八月初八,“崇祯大字典”编纂总部解散只留徐光启、郑国昌两位大主编和刘理顺、马世奇等等二十几个士大夫接受反馈意见,记录并且论证修改内容。

    吃散伙饭的同时怡春院正式开张做生意,第一单买卖当然是黄汉宴请所有参与编纂的读书人。

    酒席上黄汉再唱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引得几十个士子怒发冲冠,他们仗着酒劲妄议朝政,认为朝廷放着能征惯战文武全才的东平侯不用岂有此理。

    士子们挑起话题,很快就有了清流士大夫加入喷子行列,最后发展到几百士大夫都不满意朝廷对待黄汉的态度,都纷纷嚷嚷要上奏朝廷为东平侯鸣不平。

    第二天果然有许多京官上了折子,有些人干脆在早朝之时直接上奏,有的是建议朝廷委任黄汉为大都督攻击建奴收复锦州,有的作保举荐东平侯为五省总督入内地剿灭流寇。

    没想到组织士大夫编纂“崇祯大字典”会收获了诸多文官之心,这到是意外得很。

    黄汉毕竟没有过失,皇帝仅仅是因为极度不放心他领兵威胁到皇权才留在京师做个逍遥侯爷。

    现在文官武将几乎异口同声请求天子让东平侯领兵,说出的话有理有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