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九十五章:为何而战 (第3/4页)
那里的仗不好打?” 顾准道:“确实如此,白杆兵守稳四川都得再次扩军,哪有余力去陕西鏖战? 况且那里如今形势相当严峻,仅仅流寇的人马保守估计就在二十万之间,满蒙骑兵的人马应该有六七万。 两万五千白杆兵、外加一万川军填进去根本于事无补,会白白折损了你们这些大明的忠臣良将。” 秦翼明不服气,问道:“何以见得?流寇纵然有二十万兵力又有何妨?我白杆兵以一当十不在话下。” 顾准道:“首先,流寇不是咱们击溃的,而是他们主动北撤,他们的人马未损,十几个大头领能够集结的老营马队人数不应该低于两三万,拥有如此实力完全能够形成突袭。 白杆兵追得急了,保不准流寇就会如同当年打曹文诏总兵官那样设伏对付你们,白杆兵绝大多数是步兵,受限于机动力,万一被困陷入苦战毋庸置疑。 川北地形复杂,可以布置埋伏的地方何其多也,本官怎么可能眼睁睁瞧着白杆兵吃亏? 此时不急于北上追击才是以不变应万变。况且咱们在成都地区滞留,也不可能消极,面对饥民百万,面对盗寇几万,每天要忙的事情多着呢。” 秦拱明在“红旗军”中学习一年多,深知黄汉麾下没有浪得虚名的将领,听了顾准的分析后觉得有道理。 流寇总是要消灭掉,但是不能cao之过急,必须使得白杆兵拥有压倒性优势之时才能够给予雷霆一击。 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