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汉之魂_第六百零五章:鞭长莫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零五章:鞭长莫及 (第3/4页)



    朝廷即便点验证实了现有兵额也不可能予以承认,还会暴露了隐藏在金州和青泥洼、旅顺口的实力,因此接近五万正兵都靠体系内提供军饷,完全跟朝廷无关。

    黄汉现在要给小五万将士们发饷,还要贴补七万山海关、薊镇、宁远三个总兵官下辖人马的最少五成粮饷,还有高达六万卫所军的装备和补助费需要用银子。

    一年所费需要军饷不低于三百八十万两雪花银,需要粮食九十万石左右。

    还好海贸外加打流寇、打后金军这两年收入不错,体系内各行各业的营收也好于预期,税收几乎是每年倍增,完全能够支撑得起。

    良性循环的好处立竿见影,体系内人口达到二百余万,有三十几万户,人均拥有土地五亩。

    平均三个家庭就有一户有兄弟、子侄是“红旗军”正兵。

    这个家庭不仅仅从屯垦或者做工得到足以养家糊口的收入,每年还会多出三五十两银子军饷、军功赏的收入,经济条件可见一斑。

    体系内购买力强大故而商业繁荣,这又创造出大量的工作机会,三产得到了良好发展。

    黄汉在京师主导“崇祯大字典”的编纂收获了好大名声,许多原本针锋相对的御史、给事中纷纷偃旗息鼓,因为这些人担心被读书人骂得臭不可闻。

    无他,东平侯出巨资编书意在惠及普天之下的读书人,此时给东平侯泼脏水,岂不是公然挑战整个士林。

    况且自从来到京师,黄汉放弃了兵权安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