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零七章:兔子不吃窝边草 (第3/4页)
马铃薯教会山民种植,还出银子购买如香菇、木耳、药材等等山货。 玉蜀黍在山地种植效果不错,山上有土的犄角旮旯都可以十几株、几十株小块种植,积少成多相当于增加了三成播种面积。 民以食为天,山里老百姓纯朴得很,吃水不忘挖井人,仅仅才达到一天吃两顿八成饱的生活水平就纷纷念叨东平侯的好处。 现在“红旗军”在太行山中名声响亮,山区的地方官都愿意跟东平侯拉上关系,赵十三和裴大能发展中的旗卫有不少人混到了巡检、地方团练的官职。 “插翅虎”部潜入竹帛口外跟建奴干了一仗后得到了不少缴获,最让靳明虎满意的是抢到了四百余匹蒙古战马。 他们在回师路上还收留了三千余老百姓,其中五百青壮年心甘情愿加入了这支替天行道的队伍。 靳明虎和赵十三已经跟回到“忠义堡”的裴大能秘密会晤过,知道旗卫下一步任务是配合内地留守人马在中都凤阳府下辖的颍州建立堡垒城池。 旗卫跟正规军的思路截然不同,他们都知道无论是文官武将还是普通老百姓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好好的协商哪怕花银子都难以买到田亩,也难得到各级官员支持以乡勇名义存在的武装。 家主在夔州府跟诸位地方官如何分取战后利益,赵十三和裴大能等等旗卫头目都学习、研讨,最后得出了结论。 旗卫头目都明白打流寇要恰到好处,最好在流寇打下某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