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八章:击毙李九成 (第2/4页)
风,有了这个滔天大功,区区小节何足挂齿? 接下来科学家还见证了盛况空前的胜利大游行,老人家彻底放心了。 如此宣传,一个纸醉金迷的场所集中地被吹捧成了活民上万的善举,还摇身一变成为了皇帝的政绩。 徐光启不由得苦笑连连,关门弟子运筹帷幄,不仅仅拉动成千上万老百姓绑架了舆论,还使得皇帝入彀,此子再走下去会是什么结果? 胜利大游行后的第二天恰逢大朝会,在京的许多文官武将都要上朝,本来这一天是一众清流相约弹劾平辽将军的日子。 现在变味了,阁老徐光启第一个出班奏报,请求皇帝给予黄汉父子封赏,给予率领一个总旗炮兵翻山越岭去轰击鞑子获得足二百斩首功的孙元化脱罪。 高第和高有谋父子的杰作,“燕北大捷”的奏报加上战况明细写得如同小说,把孙元化如何带领炮兵列阵,如何发射散弹打得鞑子人仰马翻描绘得活灵活现。 许多大臣都已经看过了,此时阁老提出将功赎罪免了孙元化充军罪囚的身份,没有人跳出来反对。 崇祯皇帝今天兴致勃勃,毕竟超过十万老百姓主动高呼万岁,主动歌功颂德太长脸,这还是他登基五年来的头一回。 见阁老提议又无人反对,皇帝当场准了,孙元化不再是个劳改犯变成了正七品赞画,依旧留在宁远负责管理火炮,争取在面临建奴进犯之时再立新功。 只不过“燕北大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