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2 (第1/4页)
棉花的种子和会种植棉花的农人。 第一次官方出海,宿谊就会将此事道出。不只是棉花,还有其他东西,都可以找寻回来。 现在既然能兑换了,就不必要了。系统出品,必属精品。系统兑换的棉花,那是经过多次改良的,无论是产量还是耐寒即耐病虫害上,都属于精品。有成品,就从成品还是种植,省去优化的过程了。 山东正好是华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之一,在青州种植棉花,正好合适。有了棉花,“衣”的问题就解决了大半,老百姓过冬的时候,就不用担心冻死了。 现在没有棉花,老百姓的衣服都是麻布。麻布虽然在现代说了许多好处,但是保暖性怎么也比不过棉花。老百姓可是没有那么多钱买毛皮的,即使自家宰杀了羊,也会把皮卖掉换粮食,几乎不可能自家留着。 在有棉花之前,富贵人家是毛皮,小康人家是碎布,普通老百姓,就是芦花絮、干草之类,可想其保暖性。 第123章 一确定换棉花, 宿谊又有了许多新的想法。 除了棉花之外, 西方对动物毛的运用,也很有用。 华国中原地带是农耕文明,因此对动物毛皮的利用不是很擅长。而西方游牧民族又一直没有发展自己的科技,保持奴隶制未曾改变,也没有深加工畜牧产品的条件。因此华国一直是用毛皮御寒。这样一只羊只能用一次,毛皮自然就是稀罕物品。 若是利用羊毛做衣服, 而不是用羊皮, 那么成本就会降低许多。 至于养羊的问题,有了宿谊就不是问题。华国本土羊的品种不一定适合产羊毛, 宿谊现在的系统也还没有羊种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