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召唤猛将_五百一十四 忠义两难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百一十四 忠义两难全 (第2/5页)

着刘备辅佐天子重振汉室的。这也是他的理想之一。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前年增援宛城对阵洛阳军的时候,关羽毫不留情的下了重手,一刀劈了雄阔海。不惜与洛阳朝廷结下梁子。没想到才过了两年的时间,自己却要与东汉军兵戎相见,要与岳飞对峙沙场,这让关羽有些彷徨无奈,迟迟拿不定主意!

    在关羽的内心。愿意为结义兄长赴汤蹈火,虽斧钺加身也无所畏惧;也愿意为重振汉室殚精竭虑,虽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这本来是两件并不矛盾的事情,因为刘备与刘辩都是高祖后裔,而且刘辩又认刘备做了皇叔,这对叔侄就应该齐心协力扫平诸侯,怎么诸侯未灭,反而自己先打起来了?

    在关羽的心底,刘备最好的结果就是辅佐天子扫平诸侯,然后因功封王。因为刘邦的白马之盟约定非刘姓不得封王。可是刘备姓刘,因功封王天经地义,这没有任何矛盾。

    刘备毕竟是自己的结义兄长,在桃园里拜了天地,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八拜之交。私下里关羽也会替刘备考虑,万一功高震主,为天子不容怎么办?

    正是因为这个顾虑,趁着闲暇之际,关羽在南乡、房陵一带开始修筑长城。若是天下平定后皇帝容不下兄长刘备。那就说明皇帝人品不行,那样的话自己就辅佐兄长割据一方。

    谁知关羽还在为忠义两全而劳心费神之际,就传来了孙策要与刘备结姻的消息,孙策要把自己十四岁的meimei嫁给刘备。这让关羽有些百思不得其解。大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难不成要用美男计娶了孙尚香,再劝自己的大舅子归顺朝廷,化干戈为玉帛么?

    杜如晦当即给关羽分析了唇亡齿寒的道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