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百四十五 骑虎难下 (第2/5页)
没想到朝廷中竟然还有不少支持常遇春的声音。这让五十五岁的黄琬更加愤怒,花白的胡须不停的颤抖,怀抱笏板高声斥责:“老夫也曾经统过兵,征战过沙场,也知道战场上千变万化,但这又岂是残忍好杀的借口?白起屠赵军,只因为两**力相当,若是赵军先降后叛,则前功尽弃。是不得已而杀之!项藉坑秦军,只因为秦军势大,楚军处在弱势,同样不得已而为之。而李存孝杀唐军,是因为大军孤悬海外,唐军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常遇春杀的是什么人?在不久之前,他们很可能是我大汉的子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得已被刘表裹挟着与朝廷作对,或许并非本意。既然已经缴械投降,缘何不能放其一条生路?却要残忍的逼迫他们跳崖自尽!我大汉朝泱泱四百年,以孝传邦。以仁治国,何曾有人做过这般残忍的事情?” 孔融与狄仁杰齐声附和,俱都义愤填膺:“太尉说的极是。常遇春手握七万精兵,而降卒不过四千。根本构不成任何威胁。常遇春擅杀降卒,分明是性格残暴。嗜杀成性,若是不严加惩处,岂不失去民望?还望陛下召回常遇春,依法严惩!” “望陛下三思,常遇春虽有过错,但也只是判断失误,只可略施惩戒,不可小题大做。还望陛下念在其往日功劳上,准许常遇春戴罪立功!” 在吏部尚书刘伯温的带领下,鲁肃、李白、孟珙、周泰等文武一起替常遇春求情,希望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唉……头疼啊!” 刘辩双眉紧蹙,以手抚摸着额头陷入了沉思之中。 金陵朝廷已经建朝三年,这还是文武大臣之间第一次爆发大规模的分歧,两边各自都有重量级的大佬支持;让刘辩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严惩常遇春也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