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百八十九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第4/5页)
胡人联盟,匈奴、鲜卑、乌桓联合起来将近十万之众,也不可等闲视之!” 最后由刘伯温做出总结:“目前来说,上上之策是与曹cao继续维持表面上的联盟,待西、南、北任意一个战场破局之后,我军才有应对曹cao的能力。而与曹cao兵戎相见,那就是最糟糕的结果,稍有不慎便会陷入满盘皆输的局面!” 孙膑颔首:“目前来说,三面开战,我大汉国力已经达到了最大供应程度,若是再与曹cao起了干戈,纵然还有三十万人马可以调动,但粮草、物资却已经无法维继。故此,只要有一线与曹cao化干戈为玉帛的局面,就绝不能轻言开战!” 刘辩双眉微闭,蹙眉思忖。 这些年来,东汉的大军连年征战,消耗了大量的粮草物资,若不是靠着荀彧、张居正、王猛、顾雍、王守仁、长孙无忌、谢安这些各朝各代的超级内政强人调度筹措,百万大军南征北战早就粮草不继掉链子了。别看这些内政型人才平时不显山不露水,若是没了他们的背后支援,东汉根本没有现在的局面。 就像汉朝的开国三杰,众人都夸赞韩信的统兵之才,崇拜张良的神机妙算,却都经常忽略萧何的功劳,而恰如刘邦所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张良的功劳固然功高盖世,但谁也敢说萧何的作用不及张、韩? “呵呵……看来朕只能与阿瞒议和啊!”刘辩笑笑,“无妨、无妨……识时务者为俊杰,朕也不是一根筋的逞强好胜之徒,派人与阿瞒议和就是了。” 顿了一顿,刘辩又问:“以诸位爱卿之见,阿瞒是否会与朕议和呢,还是会因为丧子之仇,铁了心与朕兵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