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召唤猛将_一千四十三 锦囊妙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四十三 锦囊妙计 (第4/5页)

直是雪中送炭。

    刘基当即派出兵部尚书鲁肃亲自赶往栖霞山与钟山,分别征调僧、道两兵下山,跟随大军度过长江,前往濡须口平叛。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陛下为了推广佛教,这两年来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修建了这座恢弘的白马寺,如今朝廷有难,吾等岂能不慨然赴死?”得到朝廷的调令之后,白马寺主持道衍和尚召集全寺僧侣集合,大声的鼓舞军心。

    “愿为朝廷效力,保家卫国!”

    在姚广孝的感召下,一万五六千僧侣光亮的脑门在太阳照耀下熠熠生辉,纷纷举起手里的棍棒响应,一时间声彻云霄,在钟山上回荡。

    姚广孝留下了七八百僧侣看护雄伟庞大的白马寺建筑群,亲自率领一万五千僧侣下了钟山,在金陵城外集结。

    比起钟山的白马寺来,栖霞山上的道士则只有四千五百余人,但作为朝天宫的掌门,袁天罡亦是不肯示弱,派了副手张三丰率领四千道人下山,与僧兵列阵待命。

    经过商议之后,由刘基、荀彧拍板,最终决定由尉迟恭担任主将,率领两万人马,外加这支接近两万的僧道度过长江,前往濡须口平定蔡瑁、黄祖的叛乱,力争在曹cao突破寿春、合肥防线之前,一举夺回这座长江重镇。

    由于金陵拥有长江天险,所以除了孟珙、尉迟恭、廖化等人之外,并没有留下太多武将防御。而天子又特地点了十六岁的郭淮,以及十三岁的凌统之名,所以尉迟恭也把这两名年轻的小将带上随行。

    有志不在年高,别看凌统尚且年幼,但寻常的偏将已经不是他的对手,这也让军营中无人敢小觑这个少年。

    而郭淮的武艺虽然比起小了三岁的凌统稍逊一筹,但来到金陵的这一年来悉心研读兵书,并得到了刘伯温、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