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召唤猛将_三百三十四 意外爆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百三十四 意外爆表 (第2/5页)

灵机一动,“何不制作一批口罩?”

    中国的棉花栽培史历史悠久,自从公元前800年就有了种植记载。虽然没有大规模推广,但并不代表没有。这段时间百姓的衣料大多以丝麻为主。但棉花的种植仍然有一定的产量。及至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新的棉花种子之后,中国的棉产量比之前更多了一些,只是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并没有被广泛用于御寒保暖。

    说干就干,刘辩立即招来张居正、陈矫,把自己的构思对他们说了一遍:“用布片两块,内中夹杂丝麻,若是能够筹备到棉花包裹在其中,更是上上之选。然后用针线缝制起来,两端缝制布条,挂在耳端,谓之口罩。既可以预防瘟疫病毒。也可以取暖保护面部,抵御寒冬!”

    “陛下奇才妙想,真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张居正与陈矫听后齐齐作揖称赞。佩服的五体投地。

    差役很快就从下邳城召集了数千名心灵手巧的妇人及裁缝,全部发给材料,按照刘辩的设计,连夜缝制口罩。这东西没什么科技含量,一回生二回熟,这些妇人们在笨拙的缝制了两三个之后。便越来越娴熟,一天下来。每个人都能缝制近百个口罩。不过一两天的时间,下邳城就制造出了五六万件口罩。

    时间容不得耽搁,刘辩挑选了五百名精锐士卒,命他们把这些刚刚制造出来的口罩全部装车,然后星夜送往宛城交给荀彧。用来抵御瘟疫病毒,保护百姓的生命。丝麻类口罩全部分发给宛城的难民,让他们外出之时佩戴,比较珍贵的棉纺类口罩则给医匠佩戴。

    稀奇古怪的口罩刚刚问世,就引起了百姓们极大的兴趣,风靡一时。刘辩又让这些妇人继续缝制,并且把制作方法送到青州以及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