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百三十一 三种可能 (第2/5页)
取利益;而是召集众人共商对策,从这方面来说,这位老者值得让人钦佩,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犯错。 “彧比较费解的是,既然陛下在十天之前就驾崩了,为何这个消息迟迟没有传回金陵?”荀彧捏着下巴,百思不得其解。 糜竺跟着点头:“我对此也是不解,若是飞鸽传书,从苍梧到金陵最多也就是三天左右的事情。为何陆否骑马都回到了金陵。前线却没有传回半点消息?” 狄仁杰试着分析:“陛下驾崩之后,蒙恬、王贲肯定趁势发起猛攻,或许前线的诸位将军暂时来不及通知后方吧?” “也就是一盏茶的时间而已,写封书信能费多大的劲?”糜竺并不赞成狄仁杰的分析。 刘伯温端起面前的茶碗在手心转动,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在我看来,这个事情有三个可能!” “论谋略,在座的诸位首推刘尚书,还请刘大人给诸位指点迷津,老夫洗耳恭听。”陆康端起面前的茶杯润了润嗓子。示意众人稍安勿躁,听听刘基怎么分析。 刘伯温点点头,沉声说道:“其一,就像狄大人猜测的这样。蒙恬伏击陛下成功之后乘胜追击,对我军穷追猛打,导致前线将领陷入慌乱之中。以至于忘记了把陛下驾崩的噩耗传回京城。” 呷了口茶,话锋一转:“当然。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前些日子我看过南方的作战图,陛下坐镇后方苍梧。前线吴启、诸葛亮、霍去疾、徐晃等各军团分兵驻守,就算陛下突然驾崩,导致一个军团陷入混乱之中,也不可能所有军团同时乱了阵脚,连通知后方都忘记了。” 放下茶碗继续分析:“这样推测下来,就出现了第二种可能,那就是前方将领有意隐瞒陛下驾崩的噩耗。” “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