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百四十九 风云突变 (第3/5页)
辩不得不遗憾的说一声,伯温先生或许在谋略上能够与孔明一较长短,但在治理国家,统筹政务这方面却比诸葛亮差了一大截。大明朝的内政,更多的是依赖李善长、朱升的谋划,在刘辩的心里,刘伯温就是一个偏科生,89的政治能力比起100的孔明来,显然不是一个级别。 三项能力全部99的王猛无疑是丞相的上上之选,不但能总领政务,99的统帅值甚至能把举国兵权也给你统领了。但青州身为前沿要塞,北面有曹cao这个日渐强大的潜在对手,东面又有强势崛起的李唐,所以青州离开不王猛的坐镇,李靖也离不开王猛的支援。关键时刻,王猛也能站出来统兵,帮助李靖分忧,所以刘辩选择让王猛继续担任青州刺史。 既然王猛在青州不能动,最适合狄仁杰的是刑部,最适合徐光启的是农部,而且这两人的功绩与资历也稍显不足。所以刘辩最终选择了召荀彧入京担任丞相,而且这样还可以扶正张居正,让他在地方镀金,为将来入京担任要职捞取资本。 “传朕旨意,荀彧离任后,由徐州别驾从事张居正接替刺史之位,掌管徐州政务。” 荀彧就任丞相弥补了黄琬的空缺,但兵部尚书的人选却是依然没有着落,而且荀彧与刘伯温一样,也是偏科生。如果说两人在谋略上旗鼓相当的话,那么刘伯温在军事上稍胜一筹,而荀彧在内政上则全面领先刘基。而且刘辩也不打算再让举足轻重的兵部尚书被人兼职,一开始那是因为人手有些紧张,现在是时候结束这种局面了。 “传朕旨意,命刘基改任兵部尚书,沮授担任兵部员外郎。鲁肃改任吏部尚书,诸葛瑾改任吏部侍郎。调步骘入朝,暂时署理医部尚书职位,迁张仲景为医部侍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