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召唤猛将_七百零四 老谋深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百零四 老谋深算 (第2/5页)

。且不论喷的是否有理,但失去了礼节已经犯了大不敬之罪,若不是遇见豁达开明的君王,直言犯谏的大臣下场往往会很悲惨。

    笏板从商周时期就在各诸侯国之间出现,很快的风靡整个九州大陆,一直流传了三千多年,直到扎着大辫子的满清人执政之后才废除了朝堂上对笏板的使用。

    刘辩在金陵重登帝位,改革了三公九部制以后,对笏板的使用重新做了规定。从二品以上的官员,包括三公、左右丞相、九部尚书,以及各州刺史,大将军、卫将军、车骑、骠骑、骁骑,前后左右,以及四征等最顶级的武将全部配备象牙笏板,以彰显尊贵的身份。

    二品以下至正四品之间,包括各部左右侍郎、郎中,御史大夫、大理寺寺丞、各州刺史的高级佐官。以及重要的郡国长官,四镇、四定、四卫、四安、四平等武将全部配备玉制笏板。从四品以下到从五品之间的文武全部使用竹制笏板,五品以下的官员如果没有天子宣召是没有资格走进皇宫的。

    由于大将远征,镇守金陵的文武级别不太对称。武将之中级别最高的孟珙目前官拜抚军中郎将,品级为正四品,勉强获得了手捧玉制笏板的资格。而其他的戚继光、周泰、尉迟恭等人都是正五品的杂号将军。只能手捧最低级的竹制笏板,这也让镇守金陵的武将们在朝堂上没有多少话语权。

    为了使得左右两列官员级别平衡。百官之首的司徒陆康领衔左面的众文官,仅次于三公的左丞相荀彧。以及兵部尚书刘伯温、兵部侍郎孙膑等兵部官员站在右列,与武将并排,以达到左右级别平衡的局面。

    而何珅刚才朝众侍郎、御史、郎中等官员挥舞象牙笏板,意思不言自明:“老子可是使用象牙笏板的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