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百二十四 孙刘联姻 (第2/5页)
后,便与周泰、俞大猷率部扬帆入海,剑指东瀛。 调兵遣将完毕,刘辩也准备班师还朝,临行之前招来王守仁,叮嘱道:“朕走之后。王卿可把治所从苍梧迁移到交趾,这样有利于供应吴起军团的粮草补给。” “臣正有此意。”王守仁作揖答应下来。 刘辩又道:“除了吴起军团之外,王卿的交州还要负责供应诸葛亮军团的物资补给,关系重大。朕把辛评、吕范、吴景、朱然等人留下来辅佐于你,还望尽心竭力,切莫断了两路兵团的物资补给。” 大战过后的交州满目疮痍,人口由鼎盛时期的三百万锐减到当前的八十万左右,同时供应两大兵团,其难度可想而知。也亏着有李斯留下的家底。否则王守仁是绝对不敢答应的。 “臣尽力而为!”王守仁面色凝重的答应下来,不敢把话说的太满。 刘辩宽慰道:“王卿尽管放心,不出三个月,吴起、苏烈定然能够横扫中南半岛的各部落及诸侯国。在这片土地上。至少有百万土著居民,届时朕会在这里设置泰州,委任一能吏前往担任刺史。与你共同供应西征军的辎重补给。” 刘辩心目中的这个能吏就是商鞅,既然李斯能利用中南半岛的各部落及诸侯国支撑蒙恬进攻交州。那么能力与李斯在伯仲之间的商鞅定然也可以做到。到时候由商鞅与王守仁一起负责吴起、苏烈的粮草补给,应该足以保证战争持续下去。 顿了一顿。刘辩又道:“同时,朕会传诏荆州刺史谢安,命他向零陵郡调拨物资,送入云南,供应诸葛亮军团的粮草辎重,为王卿缓解压力。” “陛下考虑的面面周到,算无遗策,臣一定能保证两路兵马粮草无虞。”王守仁对天子的体谅十分感激,再次长揖谢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