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0节 (第5/8页)
,这药……对吗?” 罗裳:…… “对不对你吃三天至五天就能看出来,要是对症你可以再来抓药。如果没有效果,你可以换个大夫,也可以再来找我,看看是否需要调整剂量。” 大多数患者和家属在罗裳这里都比较客气,也挺配合。但人多了就免不了遇到一些问题多甚至挑刺的。 对诊断和药方有疑问、想追根究底的也不是没有。 一般情况下,如果能简单地解释一下,罗裳会尽量耐着性子解释。 但这得看对方问到什么程度,态度如何,她每天要看那么多号,不可能给每个人都详细地解释用药原理。 那位街坊有点急了,他不敢跟长辈说重话,只好朝他大姨使眼色,然后道:“大姨,先试试呗,有用再来抓药。” 中年妇女仍不肯走,试图解释:“我不是那个意思,不是想给大夫添乱。我这病两年多了,犯病时持别难受,可就这个病,去了好几家医院,就是治不好,我着急。” “上个月去五院,也是看的中医,没什么用啊。事后我查了下,书上写了,那位大夫开的炙甘草汤确实是治心脏病的,说治什么心动悸、脉结代的,这怎么就没效呢?” 罗裳心想,那个大夫治病无效,你也不能直接质疑我这个方子不对啊? 考虑到对方是患者,多次求医无果,难免着急上火,不容易是真的,她也能理解。 她就耐着性子说:“伤寒论记载的炙甘草汤确实能治这种病,但医圣写书时用的是竹简,语句特别简洁,能不写就不写,不够详尽,不同人对一些医理和药方的理解就存在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