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义 (第1/5页)
随着杨顺水对整船的展示越多,张公谨便越发的惊叹,当然,以他的眼光,也未必能够看的懂船上的所有设计。 “当真是条好船,军民两用皆可,我大唐水军若是配上这种船只,战力至少要增加三成,横行江河大湖,再无阻碍也。”看完全船设计,最后走到夹板上的张公谨道。 “呵呵,此船可不是用来横行江河大湖的,这是一艘海船。”孙享福笑着接话道。 “海船?是了,难怪你要挂这么多帆。若是在江河中满帆前行,恐怕很容易发生碰撞。” 张公谨不愧是行船的行家,孙享福稍微一提点,便想通了此节,大唐也不是没有海船,山东沿岸,泉州,广州,都有不少,不过一般都走不远,在尖底龙骨船没有制造出来之前,木船是很难承受海上风浪的,另外,受动力影响,每年行船必须等待季风,是以,用作运输的话,一年两趟,效率太低,还不如走内陆的运河。 “在下想往交趾走一趟,此船当用?”孙享福请教道。 “轻而易举也,此船若是用于航海,比我大唐水军的战舰胜出何止十倍。” 张公谨不吝赞美之词,眼馋的看着这艘水轮船道。 “如此,小子便要找邹公借一些惯于行船走远路的水手船工了。” “水手船工?” 张公谨闻言眉头一挑,这年头,人手其实才是最贵重的东西,张公谨统领过水军,家里这样的人才自然是有,当然,说到水手船工,其实水军大都督张亮哪里会更多一些,不过此人常在荆湖一代驻军,孙享福跟他不熟。 “人倒是可以给你一些,不过,这船嘛!你得给我造几艘。”张公谨拿捏道。 “呵呵,小意思,这船的造价也才两万贯而已,邹公想要几条,直接跟这位造船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