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农圣_第122章 治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2章 治病 (第1/6页)

    南越之地与中原文化沟通的时间已有千年,为何一直发展不起来?

    归根结底,还是生存条件得不到改善,南越之地多毒虫,天气常年湿热易生瘟疫,直到明清时期才得到解决。

    “感染?”

    孙享福情急之下说出来的一个词,却是勾起了冯盎的兴趣。

    “呃,就是一种类似于风邪入侵的病理特征。”孙享福无法跟冯盎解释这个词的意思,便随便举了一例道。

    “汝还懂医理?”

    若说南越之地最缺是什么,当然是医师了,然而,这个时期的医师得是医术多差才会混到岭南这种蛮荒之地来?

    所以,此时岭南的诸多僚人和夷人部落,都是信奉巫医的,而巫医的水平,想来,治死的比救活的还多。

    “下官虽不懂医治之法,却能跟越公一起想办法,还有一些简单的预防之法,若越公觉得当用,下官可将其整理成册,一并交于越公。”作为在南方长大的孩子,孙享福多少有一些后世政府宣传的常识在。

    冯盎闻言大喜,当即让百姓中几个瘦瘦的还挺着大肚子的农夫上前。

    “这是我们岭南最常见的大肚之症,你可有什么办法?”

    “大肚症?”

    孙享福一眼便认出了这几人的病症,这是南方最常见的血吸虫病,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球患血吸虫病的人达到了两亿多,后来政府推动大规模扫除血吸虫的行动,才慢慢得以控制。

    孙享福正是哪个年代出生的人,小时候夏天爱玩水,常下河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