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44.教科书般的顶级旋律,信与不信 (第3/8页)
向下拉扯,贝多芬在此处行至最低音C时,又回头运向上添加了一个增四音,从音程关系看,这依然是是一个挣扎的动作。 就是因为这个挣扎的增四音,致使和声进行出现了阴暗的减七和弦,又增强了音乐的压迫感。 两种方向相反,诉求却相同的态度,只用短短几个音符没,便在贝多芬笔下完成了一个高浓度的融合。 引子主题的悲怆性,至此便埋下了深深一笔。 然而不仅如此,在这一笔埋下之前,此段还有极容易被学生甚至老师们所忽略到的中声部。 一个贯穿整小节的重复音。 此刻这个重复音在李安指下异常平稳的发挥着它的作用,平衡上下进行。 接而将音乐情绪送至更激烈的下一小节。 “当——!” 命运的压迫又一次到来,来的更加勐烈,琴声的挣扎几乎用眼可见,令人不禁感到战栗。 “当————! ” 当第三次的压迫到来,钢琴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在这一刻爆发。 一道坚实华丽的下行音列带着温柔的力量回到起点。 随着明亮温和的降E大调展开,现场的气氛终于经过一波三折得以舒缓片刻。 回放引子段落,我们可以从具体的剖析一下李安是如何完美的将情绪通过弹奏方法来表达。 首先是雷打不乱的稳定节奏,他始终将节奏作为该段落的基石部分。 其次是对于和弦部分的下键,饱满有力,分量集中,还有和弦之间切换踏板的速度,有心的艺考生一定有注意到李安在每一个和弦落下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