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_126.久石让与巴赫,新故事的开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6.久石让与巴赫,新故事的开启 (第8/10页)

东西。

    -

    “创意。”

    某天一个炎热的下午,四号教室里李安靠在窗边轻吐出这两个字。

    “创意或许暗示着一个想法以及它的各种有趣展开。”

    刘丰瑞蹲在空调下面思索什么是有趣的展开。

    “它既不像前奏曲,也不像严谨庞大的赋格,与其他人单调枯燥的手指练习曲更加不能同日而语,其中的歌唱性完全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说着他看向迷茫的小刘同学,笑道:“你只用记住两个词就可以。”

    “分段与模仿。”

    这刘丰瑞明白。

    最近这一段时间每天老师都在与他强调这首作品的段落划分和结构。

    但有时就会忽然变得神神叨叨说些他听不懂的东西,就比如刚才的创意。

    那一段李安也在总结巴赫创意曲的教学,在这个深入思考的过程中他的思绪飞偶尔会飞向无边的天际。

    音乐表演和音乐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需要乍现的灵感从天降临。

    其中都需要对音乐本身和演奏的双重考验。

    有时教甚至比弹还要困难。

    尤其是对于心智还未发育健全的孩子。

    他用简单的分段,教刘丰瑞如何将这首作品演奏出活泼与生机。

    但实际却动用了演奏标准赋格音乐的手法,在示范中格外强调了巴赫音乐的织体感,以及他的演奏创意。

    听不懂没关系。

    在建立起清晰的分段结构之后,去模仿就行了。

    这种偏向于理想化的教学示范方法就如创意曲本身那般富有创意。

    而舞台是检验音乐教学效果的最佳场地。

    -

    李安静静的聆听着舞台上的表演,和所有现场观众一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