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87.考场内外的评委 (第6/8页)
里念着这个孩子的起手速度虽然不够快,但是这第一主题的左手琶音却弹得让人听起来格外舒服。 稳定,异常稳定,且音量非常均匀。 再结合开篇的那个p(弱)的表情标记,音乐间的设计感逐渐以一种清晰化呈现出来。 月光第三乐章是个急板,开篇便标着一个大写的弱。 贝多芬要求演奏者在这一乐章起始部分用弱的音量演奏。 通常贝多芬在一个地方标写一个弱,就是不希望音乐出现坚强。 但是看开头这段右手旋律,是一段从下方音区向上方音区跑动的音型,这种跑动音型极易让演奏者不由自主的做渐强。 那么抛开作曲家对整个乐章速度的硬性要求,这里出现了该曲目的第一个演奏难点。 ….如何将该段落由低到高的跑动句型始终维持在一条音量平稳的水平线上? 绝大多数选择月光三的考生都不能在这个难点上给出一个高分演奏,因为这里难是有原因的。 上行快速跑动导致音量不受控制的变大,那么这里想让整个跑句的音量始终维持在一种弱的平衡中,演奏者就得在上行过程中开始逐渐的做渐弱。 上行做渐弱本就有悖于人的习惯,通常人更习惯是在演奏情绪高昂的旋律时更用力。 继续将这个问题拆分,我们可以看到整段右手旋律的外声部是由每个小拇指的落键处连接而成的。 小拇指本身又是演奏力量最薄弱的点。 那么也就是说,演奏者要想表达清旋律声部,就必须给小拇指更多的力量,而给小拇指更多的力量就有极大风险造成用力过多而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