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7.车尔尼战役 (第6/8页)
。 陈璇明显听到,这次钢琴的音色发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然而这并不是她的重点,重点是乍一听,音乐的听感比刚才那遍快了一些,但再一听,会发现这遍开头的速度和刚才那遍几乎无差。 ….如此听来,李安确实理解了她刚才的意思,并且只用一遍就做出来了。 不敢走神,陈璇接着持起长笛。 一分钟后,这次由李安叫停。 哪怕大方向的观点已经统一,可在细节上两人依然存有矛盾,不然前天晚上也不会那么不顺利,确实不能怪王盼盼。 前天晚上王盼盼从开始排练之后,大气都没敢喘几声,就更不用提说话了。 主要还是李安和陈璇,在音乐处理的问题上,这两人有时都犟的像驴。 就这么的,两个小时过去了。 临近七点,他们拿面包火腿肠简单的对付了两口,接着收拾离家赶往了昱东。 路上他们还在为一个颤音的速度争论。 李安坚持要快,在他看来车尔尼应该被归类在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行列,而这个时期的颤音讲究演奏要规范,保持标准的同时并且要快,这是最基本的风格要素。 陈璇则持相反观点,她认为车尔尼的大半生命是在浪漫主义时期度过,后期创作更多的是在整个浪漫主义思潮下完成的,所以应该将颤音演奏的更本我一些。 两个人的观点都有理有据,谁也说服不了谁。 李安不可能用自己更了解车尔尼这样的说法来劝服陈璇,难道就因为他是弹钢琴的?这样多少有些强词夺理。 再者他也没想到陈璇会为了排练这部作品,私下在车尔尼的身世背景上做了那么多功课,心下也为对方这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