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_228.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28.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第6/8页)

,但等他们到了六年级,升了初中之后,他们可能在练习的时候就会把房门反锁,并且还不允许你们对他做出任何评价。”

    “有吗?”

    李安话音一落下,台下立马出现了一片响应。

    “李老师你说的和我家里一模一样!”

    一名看起来就很爷们的mama忍不住开了口,“小时候可喜欢让我们听她拉琴,自从去年上了初一,再练琴的时候我们都不敢往旁边凑,一凑过去就不行,不练了,说什么都不练了。”

    显然从现场的反应来看,这位家长的话得到了不少家长的认同。

    怎么办?

    这时台下的目光又重新聚焦到了舞台中心。

    李安笑了笑。

    “我建议遇到这种情况的家长第一时间要平衡自己的反应,不要质疑孩子的态度问题,首先他能去练琴,这至少说明他还具备一种对于练琴的内在驱动力。”

    “其次,要及时孩子的老师沟通,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多少都会发生一些性格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会促使其中一部分不太像从前喜欢和父母交流,这个时候去通过孩子的老师了解孩子最近的学习情况,通过老师去传达一些话,这不失为一种更稳妥的关心方式。”

    当然,不直接干涉的方法只适用于一部分家庭的情况。

    个别情况下,家长还是不得不面临使用一种严厉的方式介入孩子学习音乐的过程。

    李安在这里举例我国家喻户晓的那位钢琴家,林郎十一岁父亲拿着药逼迫跳楼的故事。

    同时他也用玩笑的口吻严肃强调,“在咱们华国家庭里,这样的父母常有,可具备某种天赋的孩子不常有。”

    “二十年过去了,我国钢琴琴童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