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0 (第1/4页)
若是不能读书,那根据孩子的性情才智同喜好,选择一途,应世经务,也没甚的不好的。 所以对于不甚好学的四堂哥五堂哥,家里头,就连秦连豹都没有逼着他们非得下场科举不可。 而在如今的秦家来说,又得再添一条,即精其器具,薄其利心,方为立世长久之计。 所以不管他们想学甚的想做甚的,习恒敦实,不生邪心,这才是自立于世的根本。 只不过就在秦连豹一行去往莲溪的第二天,中秋佳节,一大清早,就有周家湾同漏斗湾的乡邻们,提着大包小包过来向秦连豹致送节敬。 白糖酥说 多谢书友150907181724778、谁是我家的太后、故乡的情话、懒懒懒懒懒懒懒、书友160531080307685的月票啦~ ☆、第三百四十四章 节敬 正如方庆那个机灵鬼之前曾同花椒说的那般。 学生入学塾上学,除了束脩,以及头一次拜见先生时敬呈的贽敬之外,每年三节两寿的,也就是逢到五月半、八月半、年节,以及孔子诞辰、先生生辰这样的大节大寿,按着惯俗,学生家通常也是要给先生致送节敬的。 不过不比束脩。 束脩因着蒙馆、学馆层次的不同,先生童生、秀才、举人身份的不同,以及教学能力的强弱,其实是有约定俗成的束脩档次的。 即便略有差异,相差也不会太大。 而相较而言,节敬的多寡就显得随意多了。 往往多随各家的情状自愿行事儿,是没有甚的具体的规定的,各随其意罢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