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_分卷阅读34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42 (第1/4页)

    他们的茶园并不仅仅是在漓水县,因此杜锦宁干脆不要脸地把自己的名字冠予到茶叶品牌上来,直接叫“锦宁绿茶”。

    这绿茶的制法是她从后世带来的,用她的名字来命名,也无可厚非。

    以后培育出了高产量的稻谷,她还要叫“锦宁水稻”呢。

    刷声望值,就得这么不要脸。

    她还背负着一个砍头抄家的罪名,多刷点声望值总不是坏事,没准关键时候还能救她一命。

    鲁小北拿到茶引,又以茶商的身份从三家茶店中购买了茶叶,到杜家来告辞一声,见了杜方苓一面,便匆匆跟着齐袁两府的管事,踏上了京城的开拓之路。

    既然决定去府城,杜锦宁也写了信给姚书棋,让他在府城置办一个二到三进的宅子。

    她现在名下有府城和各县的茶馆、书铺十几间,每天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茶园的茶产量虽然不多,但她跟齐袁两家在徽州收购的茶园产量却是颇丰,目前全国的炒青绿茶就“锦宁绿茶”这么独一份,齐袁两家又有十分能干的掌柜,在京城把价钱炒得特别高,每月分红杜锦宁都能拿到千余两银子。她这大半年来除了在府城买了两处小院子,再没别的投入。如此她手头也积攒了一万五千两的银票了。

    短短两年的时间,从一无所有到身藏巨款,名下还有诸多产业,自己也从一介不识字的农家小儿变成童生和准秀才,说出去估计能在县里掀起轩然大波。

    她名下有多少产业,只有鲁小北知道,便是陈氏也不是很清楚。姚书棋也只知茶馆和书铺,不知安徽那边的茶园;齐袁两家只知道她有茶园,并不知府城和其他县的茶馆和书铺。她手头有多少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