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九章 你也配代表中华文化? (第1/5页)
仅仅半首歌的时间,苏信惊天破石的歌声彻底征服了所有在场的人。 “One—Night—in北京~ 我留下许多情~ 把酒高歌的男儿~ 是北方的狼族~ 人说北方的狼族~ 会在寒风起站在城门外~ 穿着腐锈的铁衣~ 呼唤城门开~眼中含着泪~ 呜……我已等待了千年~ 为何城门还不开~ 呜……我已等待了千年~ 为何良人不回来~” 随着苏信时而现代时而古典的歌声,台下的观众都开始感到时空恍然穿越到旧时光。 原本歌中的故事,只是一个旅人在北京酒吧里,享受灯红酒绿,可渐渐的酒过三巡,听着耳边回荡沧桑雄浑歌声,宛如古时的期盼归人的盼望,景象仿佛穿越千年,回到过去。 一位持剑带甲的将军率军出征,满眼虽都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概,而留下的人每夜却只能把酒高歌,看向城门外。 苍茫的长路前,背后是老情人,捧着绣花鞋相送,家门口是面容安详的老人。 目光望向城外,漫天尘土,呼啸而来,急促的马蹄声,战吼如雷,迎战北方的狼族男儿。 那一夜的京城,曾被四面包围,二十万主力,已全数被灭于土木堡,国君被擒,名将皆亡,人人喊逃~国都覆灭在即。 可那一夜,终有人站了出来,怒吼地打开九门,亲率众人与敌人死战于九门之外,大破强敌,为国延续百年国运。 《北京一夜》的作者岳胜,原意也并非想写出如此悠扬的深意,只是酒后佳作偶成。 可这一首《北京一夜》,却是那般的荡气回肠,从半夜不肯睡去老妇人,手捧绣花鞋,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