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78节 (第1/5页)
而仔细侦察有存在一个时间耗费长短的问题。 你对一个目标反复来回飞三四次,当然会看得比较清楚,可是情报获取是越快越好,在确保精确的同时尽量使用最少的时间,否则多飞几趟不光是时间的问题,还容易被地面的敌人发现,从而调来对空火力将无人机击落。 最好当然是一次过顶,一次就发现。 要做到这一点,就非常考验载荷手的眼力劲。 他必须时时刻刻盯着屏幕上的图像,在画面上寻找敌火力点和工事,从高空俯瞰的画面中寻找出与大自然背景不协调的某个点,在无人机过顶之前将当前图片中的可疑点找出来,并分析是否属于真实敌方工事,如果是,就要立刻在画面上标注出该点的位置、坐标,并将画面融合,传送到上级指挥部门。 “敌火力点标注完毕,可对其军用仓库进行打击。” 当所有的火力点标注完毕,情报也传送完毕,控制站站长发出了攻击指令。 攻击手立即推动控制杆,将画面中的瞄准十字架套住目标,在锁定后按下发射按钮—— 所有cao作就和驾驶歼击机对地面目标进行精确制导攻击的感觉非常相似,只不过无人机cao作更简单,对cao作人员要求更低。 一些大型的长距离高空无人机cao控手是直接让一些已过巅峰时期的飞行员,又或者是一些因为某些原因不适合再上天的停飞飞行员担任,其原因就在这里。 只要会开战斗机歼击机之类的机型,坐在控制仓里头飞无人机简直是手到擒来。 随着发射按钮的按下,一枚对地精确制导炸弹脱离无人机机腹挂架,制导装置打开,调整尾翼和方向翼,向着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