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燕燕_民国之燕燕 第22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民国之燕燕 第224节 (第1/6页)

    外面的情形这么糟糕,工厂已经不可能再维持正常的生产了。

    拍卖的话,应该是工厂把厂里最值钱的机器抵押给了银行吧?他们停产后,银行就根据合同,把厂里的机器拉走了?

    两个月以前,她还想过要把施巧儿她们送去做女工,结果现在工厂就已经停工了。

    因为工厂不止是美国的工厂,其实城里的纺织厂倒多数是国人在经营。不止是这里,江南那里,最先用机器代替人工的,就是中国的商人。他们早就发现了这里面巨大的利润。

    她以前就觉得,说不定这个世界上,最开明的应该是商人们。他们总是最先接受新技术新思想,只要有钱赚,能赚更多钱,他们都能毫不犹豫的抛弃旧技术,改用新技术。

    百货公司里卖的裙子衬衣,总说自己是美国棉。但事实上可能棉花确实是从美国运来的,但它们都是在中国的工厂里纺成线,织成布,变成裙子,最后送进百货公司的。

    画报里、报纸上打广告的牌子也几乎都是国产货。从花露水,到火柴,全都是外国技术,中国生产。

    近两年夏天才时兴起来的汽水,也是美国的技术,听说连装汽水的玻璃瓶子,都是用美国机器制造的。

    技术革新带来的是技术壁垒的打破。江南的丝绸很出名,以前要老师傅设计,熟手的绣娘精心制作好几个月才能织成一匹。可有了美国的新技术之后,只要有钱,就能买来新机器,开动机器以后,什么新鲜的织法花样,什么新面料,都能织出来。

    中国的商人们用美国的新机器新技术,赚得盆满钵满。

    以前的祝家,现在的金公馆,都曾手握数十家数百家工厂,用的也全都是外国的新技术新机器。

    不过商业活动,说到底要在和平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