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八章 交汇 (第1/4页)
丁潇薄回忆着自己与公孙玲珑的初见,不禁对这一次的见面抱有了一些憧憬。 上一次见面,她们俩探讨了墨子发现的小孔成像。在火把与墙体之间用木板进行格挡,木板中间开小孔,墙体上就会出现倒立的火把影像。 按照墨家的理解,倒立影像的成因是,光的传播就如同笔直的箭,火把所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原本上部的光就落在了墙体的下部。 光是沿直线传播,也就可以解释平常见到的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的形成。 这之后就引申出来很多问题,人之所以会“看见”,是因为有光射到了眼睛里。人的眼睛对比世界,也应该如同小孔一样,那为什么人用眼睛看到的东西并不是倒立的? 还有,发光的东西才会有光射入眼睛里从而被人看见,那么正常情况下只有火把等少数东西会发光,理论上,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才该是人类“看见”的常态。 黑夜与白天的区别在于太阳光,万物本身不会发光,是太阳光照亮了万物,于是有光从物体身上射到了眼睛里,人才能够看见它。 太阳光这一种光,照射了石头,人看见了石头;照射了湖水,人才看见了湖水。同样是一种光,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区别?是不是因为每一种物体都反射了不同的光,而太阳光正是当之无愧的蕴含万物的光。 公孙玲珑,丁潇薄,还有齐墨的一帮老学者,她们秉持的都是,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人类要主动去挖掘,现象的背后必有其物质成因。 比如光沿直线传播,目前大家已经认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