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_第152章 宅斗的老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2章 宅斗的老师 (第11/13页)

梨窝冰糖银耳羹,一勺一勺慢慢舀着,嘴角晚出一个浅浅讥诮的笑容。

    她虽见过已过世的顾老侯爷,但想来他定是个仁厚慈爱的大家长,所以才会把两个弟弟一直护在羽翼下,到今日这般天真无知。

    这两位叔父,一个蛮横无赖,只会窝里横,一个自命清高,目下无尘。

    他们俩但凡有一个老道的,在顾廷烨崛起的那一刻,就该想着如何冰释前嫌,如何小心赔罪,如何把过去的恩怨抹平了才是。他们倒好,一味的逞长辈威风,既想着利用人家,又想着维持面,结果……嗓门再大管什么用,顾廷烨甚至无需动手,他们就吃不住了。

    在强大的力量面前,他们的张牙舞爪显得何等虚弱。

    况且,这次要求分宅居住,顾廷烨是占着理的。

    天朝上国从秦汉起,以儒家立说,就讲究一个‘权力终端的唯一性’。

    这个理论放在国家层次上,就是‘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放在后嗣问题上,就是嫡长继承制;放在婚姻上,就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古人通过无数血的教训,清楚的认识到,一旦权力终端被分散了,那么接下来的就是无休无止的纷争和麻烦。所以从汉景帝到汉武帝非得削藩不可,把他的叔叔伯伯堂兄堂弟堂侄来回和谐了十几遍,让他们彻底老实。所以花心的古代男人主动制定了妻妾规则,用礼法规矩来约束自己,让内宅处于正室的管理之下,才能安心在外,以免后院起火。

    而分家也是这样。父母在时,儿们可以不分家,因为作为一家之长的父亲,有足够的权威处理家族内部的矛盾;兄长在时,弟弟们不分家,也是因为有‘长兄如父’的说法;可是等到连兄长也过世了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