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1章 (第2/5页)
上杀敌,如何会知道他们的来历?” 厉秋风却不理他,快步走到杨业马前,将左手握着的那支羽箭递到杨业面前,口中说道:“杨老将军,您不妨瞧瞧这箭杆上刻了些什么。” 杨业接过那支羽箭,只见箭杆上刻着一行极细的小字。他仔细辨认,箭杆上用篆字刻着“左庶绅元量”五字。箭头铸成菱形,闪着寒光,显然极为锋利。 厉秋风道:“杨老将军身经百战,精通兵法,对于前朝武事,想来无比熟谙。箭杆刻字,始于秦国。其时秦军凶悍,天下闻名。自商鞅变法,改动秦国军制,以有司专门负责打造兵刃,大小官吏各司其职,管控极为严密。且将主管官员及各部主事乃至工匠的名字刻于箭杆之上,日后若是出了纰漏,便可追究责任,赏功罚过,使得秦军兵甲之利,天下无敌。” 杨业点了点头,道:“阁下所言不错。自秦国之后,汉、唐两代也用了同样的制度,使得汉军和唐军威压四夷,天下闻名。至于三国两晋,要么天下大乱,物资匮乏,要么昏君当道,朝廷混乱,打造军械兵器,便没有采用这种制度,这才使得军队战力大减,为外夷所欺凌。” 厉秋风点了点头,道:“杨老将军请看,这箭杆上刻有五个篆字。晚辈读书不多,原本不识得这几个字。所幸晚辈在锦衣卫当差之时,曾见过类似的箭矢,便向锦衣卫档案库的书办请教,这才识了一些篆字。据那书办所说,‘左庶’二字,指的是秦国的左庶长,为主管兵器铸造的最高长官。其下‘绅’字,乃是具体负责箭矢打造的作坊主的名字,秦时一般称坊主为工师。其后的‘元’,为作坊中临工主事的名字。最后那个‘量’,就是打造这支箭杆的工匠的名字。秦人打造一支箭杆,要经过这四个层级,控制极为严格。正因为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