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九章 苦海行(6) (第3/8页)
是片叶不沾身,却不晓得是怎么做到的。 可能是那几个“巫族邪道”也知道,西都留守阴公是圣人的耳目? 就这样,最终,到了七月初的时候,关中彻底河清海晏了——王代积干净利落的结了案,而经此一案,关中地区,除了陇西和北面毒沙漠边境一带,所谓关中平原核心区,再无总管州。 地图都看起来清爽许多。 诚如某人说的那般,关中勋贵十数年不闻政务,不敢说文恬武嬉,但也到了一定份上了,面对着圣人的泰山压顶和穆国公这么一个让人无语的口子,终于是一败涂地,任人鱼rou。 至于王代积,也正式因此大功,得授汾阳宫使,即刻走马上任。 这个职务任命,非常非常有意思。 首先,汾阳宫虽然在汾水源头,在太原还西北面,比较偏僻。但事实上,这個行宫是很有历史渊源和军政地位的,因为南唐衣冠南渡后,成功在北方取得最终局面的,乃是大魏前朝的前朝大晋,而大晋正是从苦海边地崛起的,并在汾水源头立业。 而后来包括大魏在内,北方诸政权皆与大晋有军政文化承袭事实,也都对这个地方有特殊的军政安排。 那么考虑到这次出巡关中的顺利,以及东都本身还在修各种玩意,所以,这个任命一出,大家就都知道,圣人很可能是准备回去的时候要过大河,看一眼河东和更北面的苦海边地。可能还要趁机召见一下苦海两岸的北荒军政人员与巫族百姓。 这倒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其次,对于王代积本人而言,这个任命也意义非凡。 刚刚就说了,汾阳宫地位特殊,它不光是有行宫宫殿,而且因为靠近边地,有震慑北荒、巫族的现实需求,所以同时设有武库和数千屯兵。故此,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