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_439【国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39【国耻】 (第4/5页)

完全失控,奉军将领中涌现出无数汉jianian带路党,而从华北调来的东北军精锐,又暂时无法前往支援黑龙江和吉林。

    这等于说,黑龙江、吉林两省,已经基本不在张学良的控制之下,只剩部分爱国将士还在自发的进行抗击。

    10月初,日本少壮派军官发动政变,虽然政变失败,但标志着日本内阁完全失去对军方的控制。一向反对武力入侵中国的日本首相,为了延续本届内阁的寿命,开始向军方做出妥协让步。

    苦等日本内阁解决问题的张学良,终于等来了让他后悔的结果——日本内阁对此不闻不问,默认了关东军的行动。

    到10月中旬,关东军基本占领黑龙江、吉林两省,开始集中兵力向辽西大举进攻。不但如此,日本还派出本土部队和朝鲜师团增援,张学良亲自镇守的锦州被团团包围。

    张学良这个时候想要抵抗,他已经无力抵抗了。他本以为,就算妥协忍让的策略失败,也完全可以组织力量放攻。却万万没有预料到,仅仅半个月的时间,东北局势便已经不是他能掌控的。

    20天,才20天啊!黑龙江(哈尔滨还没丢)、吉林尽皆陷落,辽宁也被关东军吞了近半地盘。

    如果张学良能够早日调回奉军精锐驻防各地,那关东军的攻势就没那么顺利。10多万的地方守备部队,以及10多万的屯垦部队,看似数量很多,但分摊到东北四省(包括热河省)就像漏洞百出的筛子,关东军能够轻易的各个击破。

    如果奉军里面没有那么多汉jianian,那么关东军的攻势也不会很顺利。这些汉jianian带领部队往往成建制的投降日军,让本身兵力微薄的关东军,如滚雪球一般壮大起来。

    然而,现实没有那么多如果!

    说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