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_906【中国队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06【中国队长】 (第2/4页)

批波兰飞机。双方在1940年元旦那天,再次爆发空战,互有伤亡,中国飞机被消耗得越来越少。

    战争打的是国力,周赫煊财力再足,也经不起如此折腾啊。

    对于常凯申来说,几乎已经放弃了进口战斗机,因为买再多也会被打光。随后的几批苏联援华飞机,全是买的轰炸机,专门用于抽冷子轰炸日军工事,以配合陆军的战斗。

    在飞虎队正式组建以前,重庆几乎就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任凭日本飞机来去自由。每次但凡添了新的战斗机,必然招来日机集火,不出一两个月就要打得所剩无几。

    当然,这些空战抵抗不是没有意义的,日本飞机在重庆消耗得越多,就越给其他战区的友军减轻了压力。日本财政更是难以支撑,平民生活愈发困难,就看最后谁先承受不起。

    ……

    咱们把时间拨回11月初,周赫煊的小说《黑土》虽然早就完稿,但依旧还在连载当中。他和冯玉祥合办的《兴华画报》,终于出了创刊号。

    马珏也终于回国了,她是夏天回国的。

    周赫煊刚离开西南联大不久,马珏就从越南飞抵昆明,担任西南联大的法学院讲师。

    马珏的全家都留在北平,他父亲马裕藻先生因为年迈患病,没有跟随北大师生一起转移,与周作人、孟森、冯祖荀一起留校,被称为“北大留平四教授”。

    马裕藻、孟森和冯祖荀都保持着民族气节,坚决不给日伪政府做事,也不在日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