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89【推波助澜】 (第1/4页)
在我们的印象中,民国时期的报纸,标题应该是严肃的、内容应该是文白夹杂的。 其实绝非如此…… 比如何应钦当湖南高官时,清明节回乡扫墓,报纸标题是《何高官昨日去岳麓山扫他妈的墓》。 比如赞扬丰子恺画技高超,不需画表情就能凸显人物情绪,报纸标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又比如报道物价飞涨、工资不涨的标题:《公教人员不是东西——是东西也应当涨价!》、《物价容易把人抛,薄了烧饼,瘦了油条》。 这次《新闻报》就取了个好玩的标题,叫做《诺贝尔炸不死周先生,周先生征服了诺贝尔》:wap..OrG “……据悉,刺客向周先生投掷的三枚炸弹,使用的是自制胶质炸药。这种炸药,威力巨大,恰好由诺贝尔发明。而在周先生遇刺的第五天,他征服了瑞典文学院,顺利斩获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从周先生创作出《神女》至今,已是第三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据某位欧洲学者透露,周先生这次拿奖过程波折,他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欧尼尔。欧尼尔先生开创了美国民族戏剧,是美国戏剧界第一人,他的作品在欧洲也广受追捧。” “一般而言,诺贝尔奖决选投票最多四轮。周先生与欧尼尔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竟让瑞典文学院的院士们难以抉择,连续三轮投票都不分伯仲。诺奖官方破例增加投票轮数,一直到第七轮投票时,周先生才终于取胜。” “周先生之获奖,证明中国也有伟大的文学,也有伟大的文学家。周先生之战胜欧尼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